张懿邈律师的执业领域为合同、金融、建筑等。
张懿邈律师是本所的合伙人,并担任仲裁研究中心主任。他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商事律师,更是一位在商事仲裁领域充满热忱的推广者、研究者与实践者。他的工作超越了传统的案件代理,致力于在中国西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提升仲裁制度的认知度、影响力与应用水平。
作为多地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及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的研究员,他深度参与仲裁实践与理论研究。他的代表性工作并非局限于个案的胜败,而是体现在对整个仲裁生态的建设上:从为企业家、银行、律师同行及新任仲裁员开展上百场专业讲座,到组织仲裁员培训与内部练兵;从首创“仲裁缓冲带”等创新型争议解决方案,到成功向省级政协提交建立商事仲裁研究中心的提案并获采纳。
同时,他在公益法律服务领域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,担任多个公益组织的负责人与法律顾问,其广泛的社会职务与众多荣誉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、多元的职业形象。
张懿邈律师的业绩集中体现在他对仲裁制度建设的多个维度贡献上:
仲裁推广与普法教育:
巡回讲座: 先后为多家商会、协会、成都农商银行及其他仲裁机构开展讲座,主题涵盖《企业家如何用仲裁制度化解商事纠纷》、《仲裁在金融行业的适用》等。
专业培训: 为超过200名新聘仲裁员主讲《仲裁员庭审实务》,并为十余家律师事务所建立仲裁员培训基地。
公众普法: 通过智善平台向全国网友直播分析“孙杨案”中的仲裁规则,引发广泛关注。
社群运营: 建立并运营十余个以仲裁推广为核心的社群,连接数千名律师、仲裁员及商界人士。
行业影响与制度探索:
政协提案: 向四川省政协提交的《关于建立商事仲裁研究中心的提议》被采纳,直接推动了区域性仲裁研究平台的发展。
“仲裁缓冲带”创新: 探索在案件正式立案前,通过模拟仲裁庭出具专家意见式的“模拟裁决书”,为当事人提供决策参考,开创了争议解决的新模式。
“仲调结合”机制建设: 促成多家仲裁研究与调解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建立了仲裁与调解的无缝衔接机制。
仲裁员实践:
作为武汉、包头、天水、潍坊、钦州等多家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,多次以首席或独任仲裁员身份审理各类商事纠纷案件。
仲裁与调解职务:
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 研究员
四川省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会仲裁研究中心 研究员兼执行主任
武汉、包头、天水、潍坊、钦州仲裁委员会 仲裁员
“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(西南)中心” 调解员
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特邀调解员
律师协会与行业职务:
四川省律师协会公益法律工作委员会 副主任
成都市律师协会仲裁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
成都房屋建筑服务业协会 副秘书长兼副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
社会公益与监督职务:
中国狮子联会四川管委会 法制委前主席
成都白衣天使之家 理事
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 “消费者维权义务监督员”
四川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社会监督员
学术与顾问职务:
成都大学法学院 实务导师
阿坝州人民政府 法律顾问
四川生态文明促进委员会 法律顾问
专业类:
2020年中国商事法治建设“年度新锐律师奖”
2013年“四川省2012年度消费维权十佳律师”
2013年“2010-2012年度四川省优秀青年律师”
公益及社会服务类:
2008年度“成都市优秀志愿者”
2006年度“成都市优秀法律援助工作者”
党派与社团类:
多次荣获中国农工民主党成都市委员会“优秀党员”、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称号
中国狮子联会四川管理委员会“优秀委员会主席奖”
合伙人、仲裁研究中心主任,致高律师事务所
高级合伙人、公益法律/仲裁事务部主任,北京盈科(成都)律师事务所
律师,四川蜀西律师事务所、四川典章律师事务所
志愿者兼办案专员,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
社区经理,成都电信实业有限公司
专业职称: 律师培训师(中级)、中国职业经理人
教育背景:
马来西亚城市大学(工商管理硕士)
中欧国际管理学院(工商管理硕士)
四川大学法学院(在职硕士、法学学士)
《选择商事仲裁机构之五虑三看之己见》
《论城市规划区被征地农村集体预留地开发的法律问题》
《按撤诉处理的案件是否引发诉讼时效中断的理解》
《房屋抵押设定的期限届满后的抵押权效力》